当前位置:首页>社科普及>社科知识
·精妙绝伦的中国佛教石刻造像艺术
来源:社科联  发表时间:2016-04-25 10:26 分享至:

W020160425377761933275.jpg

 

  佛教石刻造像,是一种以佛教文化为特色、以巨型石窟为载体的石刻艺术景观。

  中国的佛教石刻造像,是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深刻着时代社会的烙印。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

  在中国,佛教石刻造像的历史可上溯到东汉年代。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开始出现了一种依山岩凿成的佛教建筑形式——石窟。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发展至兴盛,国内各地陆续修建开凿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石窟。这些石窟中的石刻造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极其惊人。

  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受到“秀骨清像”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大同云冈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成为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典范。

  隋、唐时期是中国石刻造像艺术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此时的石刻造像,布局严谨,刀法纯熟,佛像面容贴切近人,身体圆润丰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

  中国现存的佛教石刻造像,多为魏晋、隋唐时期作品,内容均取材于佛教人物或故事。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重庆大足石窟。这些石刻造像南北差异较大。北方地区的石刻造像受印度造像风格的影响,表现手法凝重、古穆、简洁;南方石窟的石刻造像除反映佛教精神的慈悲、祥和、庄严之外,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增加了不少民俗的成分。

  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佛教石刻造像反映了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奉先寺石刻造像群(2015年4月25日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有窟龛2345个,石刻造像10万余尊。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7971526136.jpg

 

  

W020160425377977861875.jpg

  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内的一座石窟,因造像太大,游客只能站在洞窟外面,透过明窗才得以看到佛像容貌(2015年8月30日摄)。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现存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是公元5世纪至6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8148581370.jpg

  千佛崖景区的一处岩壁上布满了大小佛龛(2014年11月16日摄)。千佛崖,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北的嘉陵江东岸,摩崖石刻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在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现存的龛窟有400多个,大小造像7000余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须弥山石窟景区的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雕像高达20.6米(2015年9月12日摄)。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北5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年间,兴盛于唐代,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8710040583.jpg

  皇泽寺景区一座洞窟内的一尊石刻坐佛(2014年11月15日摄)。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嘉陵江畔,寺内存有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座石窟,1203尊石刻造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81432428982.jpg

  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的乐山大佛(2016年3月31日摄)。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大佛开凿于唐代,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9328260209.jpg

  麦积山石窟景区内山体上的巨型浮雕佛像(2014年7月3日摄)。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现存有窟龛194个,石雕造像、石胎泥塑、泥塑7800余尊。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9643539038.jpg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内的一处石刻佛像群(2016年4月3日摄)。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现存石刻造像群70多处,5万余尊,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79817664710.jpg

  石钟山石窟景区一座大型洞窟内的彩绘石刻造像群(2015年1月28日摄)。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的石钟山南麓,山上有三处古南诏时期的石窟群,石雕造像139尊。雕像充满民间生活气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W020160425382121841832.jpg

  响堂山石窟景区一座洞窟的石刻佛像群(2014年12月8日摄)。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存有石窟16座,雕像4000多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675号
地址: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机关大院9号楼107室
  联系电话:0757-83353930  电子邮箱:fssk@foshan.gov.cn  邮编:528000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