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科普及>社科知识
·残酷的岁月孕育了佛山的侨乡文化
来源:社科联  发表时间:2017-12-21 15:37 分享至:

  佛山,历来是知名的侨乡。近百年来,大批佛山儿女离乡背井,闯荡他乡,谱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侨胞故事。目前,祖籍佛山市的海外华侨约有68万人,港澳同胞80万人,算起来有将近150万人在境外生活。

  佛山人移居海外起于元朝

  据文字记载,佛山人移居海外最早是在元朝。据《明史》记载,明代洪武三十年,南海人梁道明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聚集侨民数千家,成为一方之首,其离乡去国的历史可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前推至其父辈或祖辈的元代。

  从时间跨度上,佛山人的出国潮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而移居国外的老侨民以及他们的后代,主要从事餐饮、淘金等传统产业;二是改革开放后,通过留学渠道移居国外的新华侨华人,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从事的行业多集中于新兴行业。而从地域分布上,佛山华侨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祖籍佛山市的海外华侨同胞约有68万,分布在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而众多的地方中,又以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团最多,并且以南海、顺德、三水籍社团为主,马来西亚很多州都有南海和顺德会馆。

  沙巴顺德会馆

  在佛山的华侨史上,最绕不开的是“下南洋”。据佛山市侨务局介绍,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的广大区域。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移民的迁徙地之一,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佛山在东南亚地区华人社团最多,以南海、顺德、三水籍社团为主。而佛山在旧金山的社团很多都超过百年。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佛山籍华人华侨居住在欧洲、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地。

  残酷岁月孕育佛山侨乡文化

  佛山人远渡重洋的岁月也孕育出佛山特有的华侨文化,最明显的就是在“下南洋”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水红头巾、顺德自梳女等华侨历史文化现象。

  自梳女

  早在100多年前,迫于生计,顺德就有女子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在南洋的自梳女们大多是做女佣,长期的独处形成了自梳女自我封闭的个性。1949年,新加坡的华侨成立同乡会,顺德的自梳女遂共同出钱,通过同乡会,在顺德老家修建起了冰玉堂,1950年秋落成。

  红头巾则是早年新加坡对当地从事建筑业的广东省三水县籍华侨妇女的称谓。她们头戴鲜红头巾,漂洋过海到异域谋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也为新加坡的各项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头巾成为对三水县籍华侨妇女独有的尊称,成为展现华侨妇女高尚人格的特有名词。

  建筑遗迹透露别样风情

  尽管没有数据统计,但是在佛山仍有大部分遗留下来的建筑能反映出华侨文化。

  在顺德乐从镇沙滘南村牧伯里,一片建筑风格独特、原貌保持较好的古民居让人惊讶。据介绍,牧伯里的房子侨文化明显,大多数移居海外的华侨都会捐资建房。而这里房子的风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广府西关地区传统的三间两廊通堂楼,镬耳山墙、大门三重门扉等设置与当地的古老大屋无异,只有在那些木质百叶窗、格子窗等略带洋装的配置,才能显示屋主的华侨身份。而另一类就是明显的中西合璧多层建筑,则透露出浓浓的华侨韵味。

  牧伯里

  在牧伯里的一侧,一群老人在一间中西合璧的多层楼房里活动,而房里的彩陶栏杆、窗口的西洋风格浮雕让这座小楼房格外吸引人。据介绍,这所老建筑原来是村里的康乐院,而其前身便是华侨资助兴建的崇文学校。

  而在九江,佛山首家侨乡博物馆所在的吴家大院是佛山地区难得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也是南海九江最大的华侨房,现存6幢镬耳大屋、4幢高层洋楼及花园、亭阁等。在九江,类似吴家大院之类的侨房还有很多,有上东村的朱家楼,城区的梁家楼、飞机楼,大谷村的岑局楼等。

  吴家大院

  三水的越南村则更带有浓浓的侨乡文化痕迹。据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大批来自越南的归侨被安置到了迳口国营农场。

  佛山海外华侨华人众多,他们一方面熟悉住在国社会、法律与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对佛山的情况也熟悉,因而他们大多扮演连接佛山与世界的“天然桥梁”角色。据统计,截至目前,在佛山投资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企业约有3000多家,投资总额达127亿多美元,涉及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等多个行业。

  来源:广佛都市网

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675号
地址: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机关大院9号楼107室
  联系电话:0757-83353930  电子邮箱:fssk@foshan.gov.cn  邮编:528000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