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科研究
·社科访谈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转型之路
来源:佛山市社科联  发表时间:2020-02-28 11:17 分享至:

  改革开放40年来,佛山作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名城,从“佛山制造”到“佛山智造”,始终向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不断创新前行。当前,佛山民营企业在向“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转型,与之发展的佛山民营企业文化也需进一步加强建设以配合企业发展的步伐,促进佛山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智库《佛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调查报告》,市社科联对话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王向东,听他讲述具有佛山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转型之路。 
W020200228571167277416.jpg
 对话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王向东
  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智库是佛山市社科联下设三大智库之一,自2017年开始,佛山市社科联分别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佛山传媒集团成立了佛山文化产业发展智库、大数据与佛山经济运行研究中心、佛山传媒智库三大新型特色智库。

  目前,大多数佛山民营企业较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不足。报告数据显示,受访者中44.34%认为企业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其次39.76%认为一般重视;另外,26.75%受访者表示曾经接受专门的企业文化培训,51.08%受访者接受了多种内容混合的企业文化培训,而22.17%受访者表示没有接受过企业文化培训。由此可见,佛山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重视不足,缺乏企业文化培训的意识,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W020200228571167786033.png

W020200228571168128655.png

  企业文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几乎达到GDP的2%~4%。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提倡自主创新,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之后。其实,中美贸易战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之战。“如果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那它一定是不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在国内也走不远。”王向东表示,自主创新的提升是企业技术方面的竞争力,这是“硬实力”。

W020200228571168508622.jpg

  在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内,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整车下线,展示着探索“中国制造2025”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但是,企业发展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它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社会发展、行业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当中。

  一方面,企业所有的制度、机制、体制都与它的企业文化、精神密不可分。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提升企业文化这个“软实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只能是流于形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代表企业的一种精神,一种内涵。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在于其企业精神的提升。经研究发现,国际、国内一些老字号、大型企业的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这其实是它们能够可持续稳定发展、做大做强的一个根本保证。

  因此,佛山民营企业要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改变核心企业文化严重缺失的现象,在企业中切实建立起自己的文化。

W020200228571169373551.jpg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佛山老字号——海天调味食品佛山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调味品制造商。 

  企业文化“软实力”提高民营企业的凝心聚力 

  2020年 1月9日,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佛山共有7家企业上榜,分别是美的集团、海天调味食品、碧桂园控股、碧桂园服务控股、格兰仕、中国联塑集团和美的置业控股。美的集团以3770亿元市值位列第九,成为唯一进入榜单前十的佛山企业。由此看出,佛山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W020200228571170320150.jpg

  根据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只有15万户,没有私营企业。如今,佛山有34个制造业门类,近70万家民营经营市场主体,其中民营企业有28.28万家,90%为中小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35.88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佛山民营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的过程。

  改革开放给佛山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佛山民营企业只追求利益最大化,忽略机制改革和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升。第二,“家族式”经营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制约作用,使企业缺乏国际性视野和文化底蕴。第三,企业文化建设与国家宏观政策、企业机制并没有产生深度“化学反应”,缺乏内涵。第四,缺少岭南文化的特征。

  因而,这些传统制造业的佛山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参与竞争、走进国际市场等是已经不被允许了,迫于生存竞争,这些民营企业开始搞科研、找人才、建平台。但是,这种科技创新是刚性的,也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企业文化,没有人文气息作支撑,“骨子里”面就没有可持续稳定的凝聚力。

  所以,企业文化“软实力”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有凝聚力才能激发创造力。

  把文化基因注入企业机制的“骨子里” 

  当前,佛山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佛山市委书记鲁毅提出了“湾区所向、深圳所需、佛山所能”的宗旨,佛山要发挥作为粤港大湾区腹地,制造业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佛山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就至关重要。

  事实上,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壁垒,国际企业落户佛山却在发展企业文化时并没有融入本地文化内涵,而本土企业在吸收学习外来文化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王向东认为,“融合协同发展,这是佛山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要把外面的优质企业引进来“扎根”佛山,要做到“佛山所能、别人所需、有机结合”三位一体深度结合,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企业文化融合。

  第一,政府、企业转变观念,佛山要更加包容,更加与时俱进。第二,要学习别人的科技、引进团队和平台,把政策、机制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在企业机制里“安装”文化血脉,在“骨子里”注入文化基因。

  企业家有精神,企业更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文化 

  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企业文化会呈现动态的变化。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文化也在逐步地完善,最终定格在碧桂园、美的、华为等成熟型的企业文化。

  对于初创型企业,企业文化就是创业精神,企业的定位、目标、规划最终都落到创业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王向东认为,“如果没有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就算项目再好也走不长。”初创型企业要从定位和目标上把科技、产业和文化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在一起,凝练一个口号,一个梦想。

  对于成熟型企业,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新老员工之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如果企业文化变强了,也会变成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力量。

  所以,无论初创型还是成熟型企业,这两种不同的层面文化都体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品质的提升

  企业文化吸收年轻文化,年轻文化助推企业文化 

  王向东指出,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创新、平台、核心团队三个方面。

  首先,创新精神需要吸纳创新要素、文化要素、自主能力等多元要素,再将选人用人的机制和文化结合起来。年轻的90后、00后所代表的新生力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企业要用更加包容的态度把这些资源利用好,“公司一定给优秀的人才提供一个‘用武之地’,同时,年轻人要把企业当成自己成长的平台,努力做出一番作为。”这两者的认知、文化、理念都有所不同,这就体现了企业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兼容性。

  其次,企业要搭建平台让政、校、企业将文化结合起来。如今佛山成立了很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为企业提供自主创新,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依托实验室和企业,进行以企业为主、以主体市场为导向、由政府为主导深度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获取各级的资源和项目。更重要的是,真正的校企是政府、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深度融合,除了利益融合,更多的是文化融合。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给企业家带来了创造知识产权布局、攻关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多种利好。另外,企业家在教学中成为了实验室的产业教授,学生可以到企业里直接参与实验室研发、车间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让双方的文化得到了融合。

W020200228571170810335.jpg

  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的季华实验室落户三山新城片区。 

  最后,企业文化和核心团队融为一体,核心团队的文化是企业文化具体的践行。任何新的团队或个人进入到企业,他的理念、精神、文化、认知要像吸铁石一样吸附在企业文化主流里,不会互相排斥,达到一致。另外,企业的实力和企业的魅力要能够驾驭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文化,这是企业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没有这种功能,这个企业一定是没有文化主流的,只凭利益驱动、情感驱动,那企业发展是走不远的。

  政产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建设具有佛山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王向东认为,这个体系应当是目前国内企业发展必经之路。

  推动建设具有佛山特色或岭南文化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也要从这三方面发力,一是政府主导,政府搭台。政府要出台专门的激励政策、引导政策、扶持政策,搭建相关的组织架构、组织单位,成立企业文化引导基金,引进、培育专业人才。二是企业要以企业文化作为牵引建设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力引进高端技术的创新人才,开拓国际化项目,与企业定位、发展规划相互协同,形成一条主线。三是科研院所、院校要为佛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创新资源、平台资源和文化资源。

W020200228571171473878.jpg

  2016年,佛科院联合广东省半导体联合创新中心和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成立佛科院首个产业学院——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精气神”,也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但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当中自觉形成的。企业文化缺乏创新与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的建设体系与方案,成为了制约佛山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束缚。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佛山民营企业需要适应改革新常态,塑造优秀企业文化“软实力”来凝心聚力,激发创新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抵抗大环境下的机遇和挑战。这必然成为企业在现代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开拓未来的精神动力,对促进佛山民营企业可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675号
地址: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机关大院9号楼107室
  联系电话:0757-83353930  电子邮箱:fssk@foshan.gov.cn  邮编:528000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3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