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佛山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鲁毅作典型发言
来源:社科联  发表时间:2017-10-11 15:56 分享至:

  五年“创森”,结出硕果。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10月10日,2017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承德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代表佛山正式接过“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牌匾,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和阐释“金佛山,银佛山,生态文明创新建设美佛山”的生动实践。

W020180710576172955239.jpg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代表佛山正式接过“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牌匾。 

 

  自2013年开展“创森”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有力抓手,以项目落实推动“创森”落地,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4.16%提升到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升到14.67平方米,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如期实现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

  会议对包括佛山在内的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全国19个城市进行了授牌。

W020180710576266724844.jpg

  2017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河北承德举行。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佛山市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努力探索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转型升级之路。”作为国家森林城市代表,鲁毅在会上发言表示,佛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战略要求,在国家、省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狠抓“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实现了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逐步建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

W020180710576344764215.jpg

  鲁毅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和阐释“金佛山,银佛山,生态文明创新建设美佛山”的生动实践。

 

  鲁毅重点阐述了佛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系列经验做法。包括突出组织保障,举全市之力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在强化示范带动、规划引领、项目落地的同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达86.15亿元;突出城乡统筹,高标准打造带状森林、着力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加强湿地生态修复、精心打造城市森林花海景观、持续推进森林下乡与公园进村、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千方百计拓展森林绿地空间,其中新建沿江、沿路生态景观林带758.82公里,与1600公里绿道串联成网;突出文化引领,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丰富森林城市建设内涵。

  五年的“创森”努力,使佛山初步形成“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既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了市民福祉,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增创了发展新优势,得到市民广泛认可。绿化建设连续多年成为佛山市民满意度最高的项目,市民对“创森”工作的支持率、满意度均超过97%。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天的荣誉只代表我们踏进了森林城市门槛。”鲁毅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佛山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深化森林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佛山力量。

  副市长乔羽参加相关活动。

  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市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全市总面积3797.7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1159.5平方公里,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贯穿全境,拥有50多条主要水(河)道和超过650公里的河岸线,是典型的岭南水乡。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佛山市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佛山市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努力探索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转型升级之路。特别是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战略要求,在国家、省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狠抓“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0.69万公顷,建有县级以上森林公园38个、县级以上湿地公园11个、公园绿地1043处、森林生态廊道956.4公里。自2013年开展“创森”以来,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4.16%提升到36.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升到14.67平方米,40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逐步建成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组织保障,举全市之力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佛山市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有力抓手,搭建了市、区、镇(街)三级“创森”工作机构,在全市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态势。强化示范带动,市几套领导班子连续11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开展新春植树绿化活动,为“创森”添绿添彩添氛围。强化规划引领,精心编制《佛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配套出台《佛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两年攻坚行动计划》以及《佛山市“绿城飞花”主题绿化景观建设实施方案》等具体方案。强化项目带动,仅2016年“创森”攻坚以来,就组织实施了31项重点任务和150个重点建设项目,实现与总体规划有效衔接、相互补充,以项目落实推动“创森”落地。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市累计投入“创森”资金86.15亿元。

   二、突出城乡统筹,千方百计拓展森林绿地空间 

  面对城市开发强度大、林地资源先天不足、生态用地相对紧张等多重压力,佛山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加大绿的力度,增加绿的面积,提升绿的质量,提高绿的水平”的号召,以森林生态体系和绿色生态水网建设为主线,积极向河涌、道路、乡村拓展绿化空间。一是高标准打造带状森林。以滨河景观、主干路网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生态绿网体系,新建沿江、沿路生态景观林带758.82公里,与1600公里绿道串联成网,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廊道。二是着力推进森林进城围城。以实施“公园化”战略为抓手,充分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开展城区增绿添景。全市新建森林公园12个、城市公园176处,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森林城市格局。三是加强湿地生态修复。立足水网密集、河涌交错的自然环境,编制实施佛山湿地保护利用规划,深入推进滨河滨湖地带的生态修复,新建县级以上湿地公园11个,建成超1600公顷的城乡湖泊湿地群。四是精心打造城市森林花海景观。按照“增绿、增花、增彩”思路和“种出文化、种出特色”理念,大力推广种植乡土开花乔木,组织实施62项“绿城飞花”绿化景观项目,营造绿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五是持续推进森林下乡与公园进村。以绿化美化引领百村升级、美丽乡村等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落实“一村一公园”的建设目标,整体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乡村森林家园313个、完成乡村绿化美化提升211个。六是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守护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围绕森林、绿地、湿地、农田等重点保护生态要素,将超五成的市域面积划入城市生态控制线,完成林分改造1700公顷,完成生态公益林扩面3133公顷,森林质量和功能明显提升。

  三、突出文化引领,丰富森林城市建设内涵 

  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制定出台《佛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工作总体方案》,把“创森”宣传纳入全市宣传工作大格局。以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标识试点工作为契机,将生态标识作为展示森林城市建设、城市特色和历史人文的窗口,推动森林文化渗透到社区、乡村、校园、企业。以各类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依托,成功打造茶花节、桃花节、百合花文化节等14项森林文化品牌,广泛开展“美丽佛山,一路向前”50公里徒步、环佛山绿色骑行、“绿城飞花”诗歌大赛等系列活动,建成生态科普示范基地34个。以全民植树绿化活动为载体,累计组织900多万人次参加认种认养、建设主题林等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种植各类树木1050万株,爱绿护绿意识在越来越多的佛山市民心中扎根。

  五年的“创森”努力,佛山市实现从“浅绿”到“深绿”质的飞跃,既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了市民福祉,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增创了发展新优势,初步形成“组团城市、绿脉相通、绿廊环绕、公园棋布”的绿地系统格局。绿化建设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佛山市民满意度最高的项目,市民对“创森”工作支持率、满意度均超过97%。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天的荣誉只代表我们踏进了森林城市门槛。站在新的起点上,佛山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深化森林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佛山力量。

  (来源:佛山日报) 
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675号
地址:佛山市岭南大道北12号机关大院9号楼107室
  联系电话:0757-83353930  电子邮箱:fssk@foshan.gov.cn  邮编:528000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364号